《非遗里的中国》是一档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非遗的传承创新之美,全方位展示非遗的活态与活力,多元且多维地呈现非遗历史底蕴、匠心精神、东方美学、民族韵味、创新成果和中国智慧的一档节目。节目聚焦“焕新”两字,呈现方式始终围绕着“新”来呈现。通过视听语言的结合,传统非遗展现出了新时代面貌,非遗技艺也有了创新运用,镜头画面的唯美表达,使得节目呈现出一种焕新的力量感和视觉感。节目形式从大火的主题公园、主题秀等沉浸式体验进行策划,设置非遗街区,让节目嘉宾走进街区,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节目呈现出一条完整的逻辑线,有松有弛、有快有慢、节奏分明。
通过“探访+互动”模式,观众打破了时空限制,与历史交汇,节目所呈现的字与画勾勒出远古的呼唤。《非遗里的中国》云南篇镜头走进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光禄古镇,迎接我们的不仅仅有古色古香,还有意蕴悠长的彝族海菜腔、气势恢宏的西盟佤族木鼓舞、欢欣鼓舞的霸王鞭、节奏明快的傣族象脚鼓舞、独具风情的棕扇舞、活泼多样的花灯戏……,或许我们认为古老被人遗忘在所难免,可非遗背后的审美和文化价值是魅力巨大的。在从前非遗是流行和时尚,如今它也需要匠人的守护和新鲜血液的支持,迎接它的才会是更加熠熠生辉、耀眼灿烂的未来。
“春天为什么是五彩斑斓的,花儿为什么是多姿多彩的”,梅葛说“七色的彩虹,挂在天空上。彩虹落大地,地被染七彩。”我认为彩云之南的非遗也是五彩斑斓的,象征人生三味的白族三道茶待你尝一尝,非遗里的体育竞技待你来加入,乌铜走银的精妙绝伦等你来探寻,傈僳歌舞的粗犷与热情等你来感受……本期《非遗里的中国》云南篇让我遇见了非遗、遇见了云南、也遇见了自己,在非遗的魅力中我不经意的也想要举起杯来敬中国、敬非遗、敬历史。非遗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人们想要寻找答案,或许梅葛,就是一本回答之书,它虽没有文字记载,依靠手口相传,但却有自己的媒介语言。在彝族创世史诗《梅葛》开篇中就写到:“远古的时候没有天,我们来造天;远古的时候没有地,我们来造地。”敢于创造天地的彝族先民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与对美好事物的诠释融入于刺绣、并展示于服饰。彝族是有诗的民族,也是写诗的民族,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川木石、禽兽花鸟,彝家女子在帽子、衣服、围腰、挎包、鞋子、鞋垫上绣上各种图案,书写对宇宙和自然的认知,她们用色大胆夸张、构图精美、针法灵活、针脚细密、工艺独特、风格迥异,一针一线都是艺术品,一花一朵都是民族符号,是民族写下的诗。节目更是将非遗与交响乐的跨界混搭,一曲由中西乐器合奏演出的《挖木啦》将多彩的、多元的、多姿的梅葛带到观众面前,满满的民族热情溢满屏幕。这些古老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是宝贵的财富,需要传承,它不仅需要热诚的传承热情,还要与时代与技术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编织彩虹的人带上时代高速,将深山里的彩虹变为日子中的财富。“山羊的舞蹈,文化的印记,生活的智慧,传承的经典”,一曲《遇见阿尺木刮》,歌声颤抖而悠扬,好似旷野中山羊的悠鸣。人们踏歌而起,生活也变得轻快,一步一个脚印始终没错。
对于非遗传承人,他们往往是“用一生,做好一件事”,他们沉浸在手工艺的世界里,慢慢打磨自己的技艺,淬炼心性,用“美”回报时光与岁月。传统手艺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似简单的重复劳动背后,深藏的是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保护并传承好民间的手艺,重拾工匠精神,现在和将来都具有极为深远的精神意义。留住手艺,不单单是留住了记忆和乡愁,更是厚植民族文化的根脉。节目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他们或是传承人,或是解说者,又或许是演绎嘉宾。他们将非遗用时兴的形式展示出来,中西合璧式的音乐舞蹈节目形式、老少同台合作的演唱、现场实验的讲解等等,这无一不是传承。在进行每一个具体非遗项目的介绍时,嘉宾总是会谦逊的请出自己的师傅,或者是传承人,鲜活的非遗固守单传是行不通的,只有推广才能更好地传承,才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继续闪闪发光。非遗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是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而“传承”看似是个宏大的命题,但确乎一个个人、一代代人的身体力行,跬步才能至千里。
我们凝望着最初的非遗,感到双眼穿梭了时空,望见人类的智慧之河。于时光长河而言,千年不过一瞬,后来的后来,茅屋变成大厦,泥泞铺满石板,车马也成了风。而人们千百年来的辛苦,有关的媒介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手工业等等,也变成了一个个非遗符号,而符号最终成为了诗。
作者: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学专业本科生 杨玉琳
(核稿: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巴胜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杜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