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视野-理论研究

彩云之南的非遗魅力—观《非遗里的中国云南篇》有感

日期:2023-05-26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所呈现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不同民族的生存智慧与地域文化特性。5月1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第四期在央视综合频道迎来首播。节目以非遗为灵感,将创意理念、当代设计与非遗项目完美融合,呈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崭新魅力,使观众足不出户,便可以深入领略云南独特的风土人情。这场视觉盛宴犹如一副美轮美奂的五彩画卷,令电视机前的观众惊叹不已,收获无数非遗魅力与精彩的文化之旅。

携手现代生活,映照文化印记,打造东方美学

《非遗里的中国》以地域为单元,共计11期。节目先后探访浙江、福建与江苏地区,第四期来到山川秀美之地—七彩云南。观众跟随主持人龙洋、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单霁翔、影视演员祖峰来到云南省楚雄市彝族自治洲姚安县光禄古镇,一起走进云南,多彩的民族文化借助镜头语言,更加全面、生动地捕捉民族历史文化细节,将富有地域色彩的乡土文化呈现在世人眼前。

楚雄州姚安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花灯之乡”“梅葛故地”“迤西文献名邦”的美誉,《非遗里的中国》开篇以姚安县光禄古镇为拍摄地点,满屏的姚安文化元素让屏幕前的观众目不暇接。节目内容重点聚焦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的发展,将非遗项目的民族性、原真性与创新理念结合,探访非遗如何在当代生活中不断进行多元化设计与创新,展现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下的全新面貌。同时讲述前辈们如何守护、传承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故事。在此基础上,探讨新一代非遗传承群体如何激发文化遗产的内在生命力,将非遗生命不断的延续下去等相关问题。

于云岭之南,赴绮丽之约,品味民族风情

在《非遗里的中国》云南篇中,近二十多项富有民族人文特色的非遗项目轮番登场。各个民族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将民族文化穿在身上,用身体语言诉说着民族故事,带领观众一一感受、了解少数民族先民早期智慧,呈现热情洋溢、精彩纷呈的歌舞盛宴。在千年古镇,观众跟随着主持人与嘉宾,以歌声为引、美味佳肴为线,随音乐旋律,在味蕾享受中不断感受着滇山云水璀璨多彩的民俗文化。在光禄古镇,我们感受到多民族文化的互相交融与各个少数民族形象的呈现。节目中,呈现彝族《梅葛》、白族三道茶、花卉菜肴烹饪技艺展示、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体验、傈僳族的阿尺木刮歌舞等精彩内容,也展示姚安套肠制作技艺、菖河蜂蜜制作技艺、姚安坝子腔、吹枪、打陀螺、彝族跳菜、云南围棋子制作技艺、独龙毯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的民族性与创新性。

在节目播出期间,央视App上超1000万次观看。节目以两个纬度选取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人物,一是通过传承人讲述非遗发展的故事,凸显非遗的民族历史感。另一个是透过非遗守护人,了解非遗传承现状与传播方式,体现非遗现代性与审美性。传承人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专业性知识普及与单独吟唱梅葛,梅葛被整理成册,以国际化音标为注释,帮助更多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学习彝文,吟唱梅葛,助力梅葛走向世界;“苍山为炉,洱海煎水,风花雪月入茶”,品尝白族三道茶,感受人生千姿百态;“舌尖上的鲜花,骨子里的浪漫”,被誉为世界花园的云南果然不负众望,以传统饮食为载体融入现代审美设计元素,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展示背景,樱花烂漫、睡莲韵雅、菊花甘甜、茉莉素洁,将歌舞与烹饪技术结合,呈现四季花宴席;“山羊的舞蹈,文化的印记,生活的智慧,传承的经典”,以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为基础,融合街舞潮流斗舞元素,呈现出民族歌舞与流行街舞形式的全新演绎,展现非遗舞蹈多姿多元的魅力。

推陈出新,薪火相传,共助非遗创新发展

   基于民族先民智慧的传承,年轻一代不断融合现代审美理念与设计,让传统民俗文化在历史舞台上不断焕发生机。凭借一张时代的车票,将沉寂千年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节日庆典、曲艺表演等文化遗产项目赋予新的灵魂,将当代的艺术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助力民族文化走出云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多姿多彩多元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与审美价值。例如被称为“彝家百科全书,传颂千古故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家《梅葛》创世史诗,呈现彝族先民对天地万物起源的朴素、大胆、神奇的想象,且概括彝族人民生活历史的发展轮廓。任何在生活中感到好奇的问题均可以在梅葛中找到诗意性的回答,因此梅葛被称为“回答之书”。跟随主持人来到《梅葛》的表演现场,可以看见由昆艺国际爱乐乐团、梅葛坊的小朋友们与山人乐队的国际化演奏现场,不同文化背景、生活背景的乐手们齐聚一堂,共同演奏彝族民间童谣《挖木啦》。

精彩纷呈的非遗展示离不开节目制作团队的默契配合。优秀的节目不单靠文化的支撑,团队技术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存在。《非遗里的中国》云南篇通过主持人、嘉宾以“游客”的身份,积极的参与游戏环节,挖掘非遗项目内在的民族情感,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历史脉络与民族精神内涵。同时节目中不少以“年长传承人+传承人或年轻学者”的模式轮番登场,手工匠人秉承着严谨细心的工匠精神,在传承道路上不断地创新,传承形式不再局限家庭式传承,而是面向更多高校、更多对非遗项目感兴趣的年轻群体。年轻人带着更具国际化的审美标准迎接时代的浪潮,通过推陈出新、融合创新的手法,创造出更富有时代感和生命力的作品。

身藏在非遗传承血脉中的人们,用平凡而真挚,骄傲而自豪的语言讲述民族故事,在生动的叙述中,非遗价值得以清晰地诠释。传承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心血与汗水,展现一种不懈坚守与追求完美的理念。传承人将珍贵的文化接力棒,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让生命之火不仅仅在红色高原土地上延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因为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默默的守护,使整个华夏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与精神家园得以释放出更为强大且有生命力的光芒。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周晓雯

(核稿: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巴胜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杜彬)